2015年1月12日星期一

《非常4女婿》今日笑唔出

笑片典樣先好笑?我唔知。每人對笑話都有唔同反應。「雞蛋由咩生?」「雞。」「鹹蛋呢?」「鹹雞。」

電影講述一個信奉天主教的有錢法國家庭,四位千金,三位姐姐先後嫁了新移民: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猶太教的猶太人,和中國人。妹妹也將要出嫁,情郎是大出父母意料之外的非洲黑人。這個大家庭勢將成為人種和文化的大雜燴。
法國也如美國,人口像個大溶爐,但法國自信文化政策比美國做得好,本片大概就在這種背景下拍攝,自我打氣。也正如此,揹著沉重的文化政策包袱,推政治正確,電影敢玩得盡嗎?答案不言而喻。有些情節具點到即止的諷刺幽默,但談不上爆笑。觀眾不會看到荷里活式《刺殺金正恩》那般對嘲諷對象狂踩的瘋狂。

戲的前部較可觀,其中涉及中國的幽默,或舉一例:準備一回家庭聚餐,中國女婿建議一款嚇親西人的中國特色菜餚---蒸狗肉。

另方面,發展下去,有些爭議場景你不難發現,多數人物私底下抱怨,但人前卻心口不一,打圓場,對厭惡的事物不敢明言,都盡量先照顧別人感受,如此溫馨,如此人情正確,國民如此配合政府所努力塑造的多元文化、大同世界,作為旁觀者,對他們的善意遏抑,你只會感動,再而尊敬,還如何能笑得出來?

世事難料,當本片在標榜法國的自由和多元的共冶文化如何成功時,近日卻發生了巴黎報社《查理周刊》的槍殺事件,此時再看本片,恐怕會覺得戲中人物對包容異己的努力都白費了,更笑不出了。

別將本片當作笑片來期待,否則會失望。如果你仍能捧腹大笑,那恭喜你,你是個常能樂在其中的人,別人笑時你會自動跟著笑,吃雪藏雞也會誇口食物滿有雞味。本片涉及不少人文關懷,當輕鬆的文藝小品看,會較易看出味道。

2 則留言:

  1. 蒸狗肉?嘩!大佬,狗肉梗係炆架啦!呃鬼佬咩!記得我五六歲時個隻小旺財,我望往個煲一路喊一路食‧‧‧

    回覆刪除
    回覆
    1. 孩子五六歲開始甩乳牙,蟲大有牙食咩?定係阿媽咬爛至餵你…
      願小旺財安息…昔年那些大人不懂事…m(_ _)m

      中國人的語言和烹調習慣,都是「炆狗肉」。「蒸」和「狗肉」係咪老作?查英文字幕,是“A steamed Dim Zum”,「蒸點心」,哪有什麼好笑?再查法文原字幕,是“Dimsum de chiens bouillis ? la vapeur”,用google translator,指「蒸狗肉點心」。英文字幕漏譯狗肉,英美老外不知就裡笑唔出。

      中國點心馳名,故對白圍繞「蒸點心」來創作,後加狗肉搞笑,成「蒸狗肉點心」。中譯則去蕪留菁,成「蒸狗肉」。但老饞一定選「炆」的,一來唔炆會韌,二來香肉怎能紓尊降貴配點心?這就是劇本創作時的文化隔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