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日星期六

《虛無》(Nope):情節不複雜;喻意猶須探討

本片情節不複雜,好。另方面,篇幅頗長,100分鐘內的故事以花巧「奇觀」(spectacle)吊著觀眾好奇的胃口演示了120多分鐘,好不好?

分聊三項,情節手法,道具,後略碰片中寓意和隱喻。

(一)
大家看過科幻片《天煞地球反擊戰》、《黑超特警組》吧,這類片設定尖端科技、情節奔張、動作豐富、以感官娛樂為至上。

本片不是以上類型,而像《第三類接觸》、《超時空接觸》,將人類跟外星物體的對碰描畫得很寫實,使之現實上可能發生而可信。

故事先來天空散墜碎物傷人,黑人男角起疑,再又目睹碟形不明飛行物,懷疑其並非一般「太空飛船」,他和妹妹找來另外兩人計劃拍下那樣的奇觀,成功既可出名又能賺大錢,四人設局引蛇出洞,結果,原來飛行物是捕獵地球生物的怪物,兄妹遂跟龐大無比、強弱懸殊的「牠」展開殊死戰。

情節簡單流暢,單線,順時發展不跳躍,除卻中間插入主題樂園園主回憶童演時的黑猩猩事件以交待自己背景。

既然情節簡單,趣味重在敘事手法。外星物給預設為善惡未知、匿藏且待我們發現的未知之物,對其神秘性大家油生好奇和畏懼感,本片緊握這點故在手法上強調神秘、懸疑、驚慄,但跟血腥或殘體扭曲或黑暗邪惡之類超乎自然常態而令人噁心的恐怖意象還有很遠距離,本片實著重thriller而非官方宣傳的horror,如此苦心,可惜電影的背景設定,僅僅幾個人物、一所屋子、遠處一個小型主題樂園,規模都實在很小,相對下,用了太多時間(兩小時3分鐘,不計片尾字幕)說太小故事,拉長的時間誤當懸疑的延伸,偶或瑣瑣碎碎,懸疑變得挑戰觀眾耐性,給人妹仔(手法形式)大過主人婆(內容實質和寓意)的不對稱感覺。

愚以為,不用削去當中任何重要情節、隱喻,只要本片刪減鏡頭15分鐘以上,必會是更上層樓的精緻小品,滿足更大的觀眾群。

兩兄妹訪店家買監視器捕捉UFO影像。(↓)

偏遠郊區小鎮生活,街坊恍如一家,相熟售貨員來安裝攝錄器,三人聊起來,售貨員告訴男角他最近失戀。攝錄器裝好了。(↑)第二第三的鏡頭情節完全可以刪掉。

飛碟將開殺戒吸啜地上物。用柵欄鐵線綑著自己留在地上,打上一圈,又打上一圈,不用花時間交待得那麼細微吧。

(二)
也看道具。怪物雄渾壯偉,慢慢逼近屋子,比較一下看牠巨大得多嚇人。(晚上漆黑一片,截圖經過色頻調整。)

隨後卻會縮小?又布紋視作怪物肌理?
牠發惡時伸展軀體一如看似綢布製造的掉孔洩氣降落傘;中心綠色綢帶飄揚構成方形之物可能是吞噬獵物的「嘴巴」。戲末的巨形人形氣球在空中與怪物互瞪,被激怒的牠震動嘴巴,綠色綢帶會一層一層翻起脹動,頗有美感,可說,怪物原形畢露的高潮,一切「恐怖」「驚悚」都反向墮到谷底。

(三)
非裔導演拍過科幻片《訪.嚇》(Get Out)和《我們.異》(Us),批判以白人為中心的社會對黑人族群的歧視和不公而享譽,可惜兩片我還未看過。

本片前段場景主角自我介紹名字OJ,有金髮女士帶著不安混含訝異問:「你叫OJ?」主角回應:是「Otis Junior」的縮稱,間接解釋跟現實中1994年謀殺白人金髮妻的黑人疑犯Orenthal James Simpson(辛普森)並冇關係。

這種細節要如何理解?是諷剌白人長期冇法擺脫將黑人邪惡刻板化(stereotyped)?

抑或相反,呼應本片主題對「奇觀」的反思和對「逆向歧視」的提防?辛普森當時是響噹噹的人物,又是黑人,案件順勢成為奇觀式「世紀審判」(《辛普森案》)。原初候選陪審團為40%白人、28%黑人、17%西班牙裔白人、15%亞裔,在辯護方反對下,最後陪審團是10女2男,其中9名黑人,2名白人和1名西班牙裔白人,裁決是辛普森冇罪。辛普森逍遙法外。據報,有陪審團的黑人女性成員認為,案中的受害妻是「從黑人女性手中奪取成功黑人男性的敵人,因此,她是咎由自取。」此案,種族主義對白人受害者造成不公。

編導可賦予主角任何名稱,卻刻意用OJ;本片或許有諸多隱喻和象徵,不離黑白族群對立的批判,但不容易判定是批評哪方;甚或編導這個喻例使用得不恰當?

可能是電影的主題:探討和批判奇觀的社會性。奇觀之所以是奇觀,是它呈現的形式不尋常,吸引了觀者注目。受超常之事物吸引,身心投入,以為從中享盡樂趣、利益,隨後欲罷不能,它以成癮的方式操縱觀者,扭曲觀者自我,觀者自身淪為別的群眾眼下的奇觀,最終滅頂。(《舊約.那鴻書》第三章第六節:「我必將可憎污穢之物拋在你身上,辱沒你,為眾目所觀。」引自電影。)

眼睛、凝視,是電影的母題。飛碟象徵眼睛,那如黑洞的嘴巴形象上代表瞳孔,有如《1984》老大哥的目力;怪物軀體無與倫比的宏大,象徵對任何獵物都有壓倒性的威嚇和主宰權力;隱伏在天空代表監視下層眾生;獵物跟牠直接凝視則表示挑戰其地位和權力,怪物會即時吞噬對方。

怪物,可以喻指上下層權力極端不平衡的組織/社會體制、資本家的掠奪特質、物類黨同伐異,等等,人物事之異常而構成奇觀,由靜伏到爆發,展現如牛刀殺雞,極端不成比例的震攝效果,能摧枯拉朽。

有論者認為,怪物/奇觀也可喻指生物最深層的原始野蠻欲力,這是洞見,他舉了兩例,一是馬從鏡像中看見自己,二是黑猩猩從氫氣球的鏡像中看見自己,首次驚覺自己的(禽獸)本性和真面目,剎那間不能自已而怒開殺戒,但是,馬兒還是猩猩,乃至一切禽獸,出生時未跟母親照過臉,受牧養時從未見過同類到誤以為自己是「人」,那是不可思議的。提出生物的原始野蠻欲力,是創見,但尚待更合邏輯的解釋。

* * * * *

鞋子豎立的發生機率有多少?故謂奇觀。

紗布阻隔了小演員和發狂黑猩猩的直接凝視,牠覺得他沒有威脅,小演員得以死裡逃生,是為奇蹟,亦是第二個奇觀,也使他相信自己獲得上天眷顧,故日後抓緊機會從奇觀中賺錢。
長大後的小演員利用怪物,凝視怪物,終於送了命。

現代社會,政權和野心家操弄政治議題、財閥以推動經濟的名義使得消費主義猖獗:人們時刻捕捉奇情異事,製造話題製造影像成萬眾觸目的奇觀,也求自己成為奇觀留名於世,刷存在感,享受當中虛榮,剝削利益。奇觀同時也是陷阱,要跟巨獸保持距離,一如電影名稱,要向牠說:不(Nop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